流浪、流浪、流浪 本文共有1089个字,关键词: 前些日子,偶然瞥见了长辈们已经掺了杂色的头发,鼻腔蓦地一酸,湿了眼眶。似乎当自己还是个满地乱窜的小毛孩子时逗我们开心的场景就发生在刚才。 仔细的想了想,二十几个年头就这么不痛不痒的成了回忆,忘了因生存压力而漂泊在外的长辈们,忘了我们一年年长大的同时他们一年年变老,忘了他们挣钱刨生活的艰辛。 忘了,忘了,忘了…… 我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鬼使神差的想到工地上干上几个月,因为面试的几份工作不符合意愿。工作是破桩,简单点说就是把撑房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柱子用气动工具弄到标准高度。 我给舅舅说,我要到工地上打桩时,他点了一根烟抽完,问了我一句,真的?我说,真的。于是我就出现在了建筑工地上,下班时满身满脸满头的水泥灰和混凝土渣滓,还有汗水浸湿的衣服和疲惫的身躯,以及满手的水泡,这是第一天。当我吃饭时夹菜的手指不听使唤的狂颤,不得不左右手换着吃饭时,我想我知道了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浑身肌肉酸痛的第二天,依旧按时出现在工地上,早上六点,打开空压机的开关,扛着气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某天下班后,同舅舅走在回工棚的路上,推着后胎瘪了的电动车,他跟我说,如果我没有从这个经历中醒悟到什么,那么就对不起这个经历,对不起工地上的那些已经破掉的桩头。是的,我必须得承认,这份长辈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很辛苦、很累。如果我没有从这样的经历中醒悟到什么,那我得感谢服役的第二年,感谢那一年让我领悟到了很多很多。 我只是去经历该经历的,别逃避,别拒绝。 当工地快结尾的时候,舅舅跟我说:“小伙子还不错,本来以为只能坚持两三天,没想到,没想到。”这份肯定我毫不谦虚的收下了,一是我脸厚,二是我脸厚。因为别人说的和自己去体会是两个概念,就如同看别人吃饭和自己吃饭的差别。不去尝试,怎么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是一个读艾青的诗读到哭的人,还是一个慢腾腾不着急的人。舅舅跟我说,我不能像搞雕刻那样打桩,打桩要怎么快怎么整,整的快钱就多,我和钱无冤无仇,没必要怕多了。 工地结束的时候,满手厚厚的死茧和黝黑的肤色算是收获,对自己的吃苦的能力算是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苦是什么?硬扛。 苦中苦是什么?死扛。 「一键投喂 软糖/蛋糕/布丁/牛奶/冰阔乐!」 赞赏 × 几人行 (๑>ڡ<)☆谢谢老板~ 2元 5元 10元 50元 100元 任意金额 2元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须联系作者本人同意,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擅自转载。 妄尘集 2018-04-05 评论 2351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