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网络基础-OSI模型 本文共有57889个字,关键词: 互联网接入的方法: 1. 拨号方法(猫,调制解调器) 优点:使用电话线上网,不用重新布线 缺点:慢、56Kbps、贵、而且上网的同时不能打电话,不稳定。 2.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拨号)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就是下载和上传的带宽是不一样的,下载占大部分,剩下一部分和上传和下载公用。 优点:相对拨号上网速度较快:8Mbps(理论) 使用电话线上网 上网的同时可以打电话,价格合理 ADSL二代可以达到24Mbps 缺点:使用电话线,线材极限低。 动态IP地址 3. FTTH 光纤入户(拨号) 优点:速度快,光纤是玻璃,制造材料常见 缺点:动态IP,光纤脆弱,需要重新布线 企业入网: 固定光纤、固定IP 优点:固定IP,可以搭建服务器 上下行带宽不受限制 缺点:贵,需要专业的网络工程师维护 互联网的本质:资源共享、信息传递 语法 通信使用的语言 协议 语义 表达的意思不能有歧义 同步 接收和发送的速度要相同,否则发送与接收不匹配就无意义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EEE 美国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 交换机:负责同一逻辑网段主机的通信 路由器:用于不同网段(跨网段)通信 互联网的典型应用: www:万维网 端口号 80 FTP :文件传输协议 端口号 20/21 E-mail 电子邮件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端口号:25 用于发送邮件 POP3:邮局协议3代 端口号:110 用于收信,只能接受纯文本格式 IMAP:协议使用更广泛,能支持附件等 URL:资源统一定位 URL格式:协议://域名或者IP:端口/路径/网页文件 端口是访问服务的通道 网页邮箱: 优点:简单,打开就能够使用 缺点:没有实时提醒,但是保存在对方的服务器上 客户端邮箱(或者手机邮箱): outlook office组件 Foxmail 需要手动配置,服务器信息去mail.163.com或者对应的邮件服务商页面查 POP3地址 IAMP地址 优点:实时提醒,邮件可以选择是保存在本地还是保存在服务器。 网页服务: Linux:Apache+MySQL +PHP LAMP平台 Unix:Apache+Oracle+JSP Windows:IIS+ASP+SQLServer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wwwroot目录为网站的家目录 网站的分类: 静态网站:没有数据库、程序 动态网站:有数据库,程序(有搜索、注册登录等功能) 有排序就一定有语言 局域网: 位于同一路由节点内的所有网络是一个局域网。 只要不在控制范围内就认为是广域网。 IEEE 802 局域网标准 IEEE 802.3 有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 武侠局域网标准 生产交换机路由器的厂商:思科、华为、华三 网络拓扑结构,在我们维护网络的时候很重要 网络拓扑图就是实际物理连线的示意图。 十进制转二进制:除二取余 二进制转十进制:乘二取幂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 开放系统互联 IEEE 美国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学会 网络介质: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逐渐被淘汰,基于电话线) ADSL可以提供最高1Mbps的上升速率和最高8Mbps的下行速率 最新的ADSL2+技术可以提供最高24Mbps的下行速率,ADSL2+打破了ADSL接入方式带宽限制的瓶颈,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在以往,是将上传、下载占用的带宽平分,而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基于用户时下载远大于上传的现象,将大部分带宽用于下载,留下少部分带宽作为双向使用,这样的情况下带宽就得到了极大的利用。 ADSL的优点: 使用电话线,节省了布线的成本 上网时可以打电话,节省了电话费 ADSL的缺点: 铜线耗材昂贵 带宽限制 动态IP地址,退出互联网连接时IP自动撤销,下次连接需再次分配(自动) 网络拓扑: 网络协议与标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定制互联网协议 IEEE 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定制局域网协议 交换机的作用:局域网内部的数据分发 隔离冲突域 路由器的作用:跨网段的数据分发 隔离广播域 广播和广播域 广播:将广播地址作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帧 广播域:网络中所有能接收到同一个广播所有节点的集合,也就是说,发送数据包整个局域网都能能够收到。 路由分割广播域 交换机分割冲突域 MAC地址广播: 广播地址为:FF-FF-FF-FF-FF-FF IP地址广播: 广播IP地址为IP地址网段的广播地址。 广播:在网络层广播的是IP地址。 泛洪:数据链路层,泛洪MAC地址,泛洪是交换机用于查询未知MAC地址的协议。 广播域: 广播地址:网络层广播的是IP地址 全网段广播地址:255.255.255.255 单网段广播地址:192.168.28.255 泛洪地址:FF-FF-FF-FF-FF-FF 数据链路层 技术没有好与不好,主要是应用的方向。 十六进制的一位可以使用四位的二进制来表示,因为四位二进制最大表示的数字为15 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时,可以先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再将二进制的每四位转换为16进制 局域网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型 星型 以太网简介: 以太网采用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以太网采用CSMA/CD避免信号冲突的工作原理: 发送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 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 若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 等待一个随机事件(称为退避)以后,再重新尝试。 数据链路表示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物理层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802.3) 将上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进行发送,接收时进行相反的过程,将帧拆卸。 实现和维护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例如CSMA/CD 比特差错检测 MAC帧的寻址,即MAC帧由哪个站(源站)发出,被哪个站/哪些站接收(目的站)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 802.2 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连接。 提供与上层的接口 给帧加上序号 IEEE 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 IEEE 802局域网标准系列 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 802.3 CSMA/CD 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 IDC:托管机房(数据中心)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应用层 HTTP、FTP、TFTP、SMTP、SNMP、DNS 传输层 TCP、UDP 网络层 ICMP、IGMP、IP ARP(地址解析协议) 把IP地址翻译成MAC地址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把MAC地址翻译成IP地址 物理层 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ICMP 互联网管理控制协议,主要做网络探测,ping使用此协议 IGMP 网络组管理协议 数据的封装过程 应用层 |上层数据| 传输层 |TCP头部|上层数据| 网络层 |IP头部|TCP头部|上层数据| 数据链路层 |MAC头部|IP头部|TCP头部|上层数据| 应用层 计算机当中所有的软件 传输层 防火墙 网络层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不认识IP) 物理层 网卡 网关:局域网的出口,所有的局域网处理不了的数据都交给网关处理,网关路由将内网IP隐藏起来加上公网IP,在公网中传输,成为NAT技术,因为内网IP无法直接访问公网IP OSI 七层模型 当今的所有的互联网协议都遵循OSI模型与TCP/IP模型 ISO/OSI模型的七层框架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 开放系统互联 IOS 思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操作 OSI七层模型 上层协议贴近用户,下层协议贴近物理硬件 下四层用于数据传输,上三层用于服务用户 7 应用层--------------应用层协议------------应用层 APDU 6 表示层--------------表示层协议------------表示层 PPDU 5 会话层--------------会话层协议-------------会话层 SPDU 4 传输层--------------传输层协议-------------传输层 TPDU(段) 3 网络层--------------网络层协议--------------网络层 报文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 帧 1 物理层---------------物理层协议--------------物理层 比特 层 主机1 主机2 数据单位 需要经过网络传输的使用的是ISO/OSI模型 上三层是为用户提供服务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下四层负责实际数据传输 传输单位 传输层 数据段(报文)拆分组装(按要求拆成大小合适的数据包,拆完就下发) 网络层 数据包(报文分组) 数据链路层 MAC帧(数据帧) 物理层 Bit(位) 数据包是有特定格式的,不超过65535Byte 越上层越智能,可以识别当前层以及以下的数据,越贴近用户。 越下层越傻瓜,越贴近硬件。 数据包也称为报文分组 APDU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PPDU 表示协议数据单元 SPDU 会晤协议数据单元 TPDU 传输协议数据单元 层之间由接口传递,接口是一个逻辑的概念,下层会为上层提供服务 数据发送时,从上到下;数据接收时,从下到上。(OSI七层模型) 数据不能跨层传输,层与层之间通过逻辑接口连接。 物理层负责实际的相连,其它层都是逻辑对应。 OSI模型只是理论模型,不能应对实际协议或硬件。 实际数据传输必须的地址: 源端口:随机分配一个没有使用的1000-65535之间 目标端口:固定的服务端口。 SIP(源IP):本地的,已知。 DIP(目标IP):局域网(直接询问,广播) 广域网(DNS解析) SMAC(源MAC地址):本地的,已知。 DMAC(目标MAC):计算机(ARP协议查询) 交换机(泛洪查询) 只有物理层负责实际的数据传输,而其他的层只是逻辑上的对应。 七层模型的功能: 应用层 给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界面 表示层 为数据提供表示(将数据转换成二进制),加密、压缩 会话层 判断数据是否需要网络传输 大多数的应用都需要上三层介入 传输层 按标准拆分组装数据 协议的选择: TCP(传输控制协议):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协议 端口的封装,源端口一般为随机端口、目标端口为固定端口 差错校验 网络层 IP编址 路由选择: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数据链路层 MAC编址 物理层 数据实际传输 电气特性定义 当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包后,每一层会将对应的包头拆掉送往上一层。 TCP/IP四层模型 TCP/IP五层模型 应用层 ------------------ 应用层 http、DNS、FTP 「一键投喂 软糖/蛋糕/布丁/牛奶/冰阔乐!」 赞赏 × 几人行 (๑>ڡ<)☆谢谢老板~ 2元 5元 10元 50元 100元 任意金额 2元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须联系作者本人同意,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擅自转载。 基础笔记综合整理 2018-09-29 评论 1706 次浏览